輕談由農至副產品:為什麼你要生產天然護膚品?

小花園一直推廣農場必須生產副產品,尤其是秋冬季產量急增,市場無法消化時,可以延長作物的價值。然而礙於法例關係,銷售自家製的副食品風險十分高,因此生產護膚品便是更佳的保障方法。
原因很簡單, 因為農場有無限資源, 基本上你肯去查書, 99.9%的野草也有某種藥效, 聞說連微甘菊也有點功用... ... 然而,生產護膚品的最大優點是, 你不需要像生產食物那樣, 要取得各種食物生產牌照和投資在大型設備上 這對要節省成本的初創農場來說十分重要! 另外,護膚品的使用期一般較食物長, 所以能把作物的價值再延長。 我觀察很多手作護膚品生產者, 只是在網上學習或去上一些簡單的課程便開始業務, 雖然不理想, 不過所有事情一旦落實去幹便會找到方向。 現在很多綠色機構和從事農業推廣的個體戶, 也會搞香草課程, 例如綠滙學苑便定期有深入的課程; 上實體課的好處是能觸摸到作物, 也從同課的交流裡認識到目前流行的香草種類。 另外,如果是以本土香草生產為本, 最好學點中醫藥知識, 對於擴展各種產品可能性, 和寫推廣文案都會更得心應手。 另外,建議真的必備由中醫李甯漢和劉啟文合作出版的 《香港中草藥大全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of Hong Kong, New Edition》, https://www.cp1897.com.hk/bookinfo/image/450/9789620734182z.jpg 雖然有點貴, 但它資料精要準確、中英並重, 對於以種植本土作物為主的農夫是必備的巨型手冊。 或許農會應該購入一兩部, 讓農友可以借閱。 只有努力讀閱、做種植實驗和使用自己栽種的作物的農夫, 才能明確知道不同香草作物, 在坊間理解以外的奧妙之處。 我是十分喜歡這種小發現的。 生產任何農業副產品, 都必須以農場種得較出色的作物為本, 即使現在市場有人以高價想要什麼作物也不要理會, 種自己喜愛的作物, 不斷鑽研和擴展, 令自己成為這種Signature plant的專家, 人家想起那作物便想起你, 那麼便省去花錢和時間去做branding。 於是,這又回到自己要不斷做種植實驗, 當然對這種作物情感上的濃度, 也是十分重要的。 另外,我發現在生產天然護膚品牌上, 農法名稱對marketing很重要! 例如使用天然護膚品的女士都認識Jurlique, 該公司使用Biodynamic方法加上科研生產, 我便有熱愛鑽研護膚品的家人, 對它的每條Product line所採用的作物其功能朗朗上口, 儘管她連那作物的樣子是怎樣的也不甚了了── 品牌一旦形成, 信,就是了。 圖:是以洛神花蜜餞創作的酒果凍,以香葉萬壽菊作點綴。好味又漂亮! 常懷感恩 喜樂分享 Cynthia #localherbsasskincardproducts #lowcostfarmproducts #fromfarmtoproducts #chinesemedicine #localherbs #noregulationatthemoments #農法有用 #生產本土天然護膚品